【狮山之子】彭良才:啃最硬的骨头,哪怕把牙啃掉

日期:2014-07-02 访问量: 类型:文化生活 作者:王一翔

在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202房间,记者采访了彭良才教授。空间并不大的房间却布置得整齐雅致,一个玻璃隔断将房间一分为二,外面专门用来接待客人以及同学生们讨论实验和研究情况,里面阳台式的小隔间才是他工作的地方。致力于植物纤维素生物合成研究,彭良才觉得自己在追求“本源”和“质”的东西。在交谈过程中他也不断处理博士生的实验数据,准备近期再投一篇生物质能的高影响因子文章。相比上次的初见,彭良才花白的头发明显多了不少,但可亲的笑容和温暖的话语依然让人感觉到一颗蓬勃年轻的心。

执着科研,心系母校


   1963年,彭良才出生在湖北汉川的一个小村里。幼年时代的彭良才,耳闻目睹过农民生活的艰难,还由于家庭成分问题,曾一度失去了上高中的权利。改革开放后,他得以考取我校农学系。不过,刚来到华农的他,却带着几分苦闷甚至伤心的心情。彭良才坦言自己是被父母好言相劝领到学校的,“社会的某些偏见和显著的城乡差别,让我感到低人一等,学农没有前途。”当年的大环境下,“学农无用论”不仅是他一个人的心病。作为同寝室友,也是79级农学系班长的彭少兵深切理解他的苦闷,经常同他聊天谈心,尽力开导。30多年后,彭良才回顾自己的大学时代,充满感激:“当初进华农是幸运的,回来工作也是幸运的,多年的科研经历让我明白自己曾经的幼稚。”
   当年的大学生活虽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多彩,但却十分充实。每天早上6点,学校广播里放起“起床军号”。冬天天还没亮,彭良才就被军号的声音叫醒,然后是集体起床、跑步、早操,天天重复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可他觉得苦中作乐也是种享受。没电视电脑,也没有其他娱乐设备,看书和学习就成了彭良才充实大学生活的最好方式。四年的大学生活让他对农业科学越来越感兴趣,好奇心驱使着彭良才向更深更广阔的农业领域前进。

彭良才和同学在主楼前面的合影


   1992年,彭良才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进修。他第一年选择曾获得过三次诺贝尔医学生理奖的医学院学习,第二年转到农业与植物科学研究很强的生物学院进修。在澳学习期间,他发现这两个学院的导师都很热爱自己的专业,而且十分自信。彭良才逐步意识到只有从内心真正热爱科学,才不会在意自己是学农、学工还是学医。两年后他决定攻读植物生物学博士学位。攻读博士期间,作为最主要两名研究人员之一,彭良才通过筛选和鉴定四个拟南芥(Arabidopsis)的突变体(rsw1, 2, 3, 5)首次发现和鉴定了植物纤维素合成酶基因,并提供了充足的生化和遗传证据。《科学》(Science)杂志刊登其论文,并发表了特别社论,世界最大电视有限通讯网(CNN)和《澳大利亚人》(Australian)报等称此项发现终于圆了全球科学家几十年的梦想,随后其它有关具体研究结果发表于德国的《植物》(Planta)杂志,并申请了国际专利,所发表的两篇论文至今已被其它科学论文引用超过250次,其中绝大多数科学论文发表于国际一流杂志。
   1997年,彭良才来到美国,选择凭借农业科学研究而闻名于世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作为独立博士后研究员。期间,他通过利用两种独特纤维素抑制剂(DCB,CGA),进一步发现了固醇糖甙(SG)分子是棉花纤维素合成的必需前驱物,并通过改进酵母基因表达系统和建立一个特殊酶反应基质在植物体外的试管中合成了限量棉花纤维素物质,还初步探明了两种抑制剂抑制纤维素合成的独特作用。此外还发现纤维素降解酶(CelA)作用于SG的解离,并使纤维素链能够不断延长。相关三篇论文先后发表于《科学》(Science)和美国《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杂志,《科学》(Science)杂志同期发表了专家的评论,称纤维素生物合成机理的研究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国际相关科技互联网作了相应的新闻报导,多家国际生物技术公司进行了多次电话咨询,所发表的3篇论文至今已被国际一流杂志引用多达150余次。
   在美国十年的时间里,彭良才拥有先进的实验条件和丰厚的待遇,但他还是眷恋祖国,经常回想起自己的母亲和母校。“因为母亲一双勤劳的手,自己才一路读到大学。”彭良才将自己取得的所有成就归功于母亲的支持与鼓励,并坦言母亲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同时,彭良才还表示因为母校老师的谆谆教诲,他才学到了基本的专业本领,完成了基本的指示储备。在美期间,他一直关心母校的最新动态,并将母校的网站设为浏览器主页,随时关注着母校的发展动向。2005年,彭良才在国际权威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看到华中农业大学招聘消息,这是国内大学首次花重金在该杂志做类似的广告,这使得他对母校的思念之情一下子爆发了。“我深切感受到母校对人才的尊重和渴求。”
   2007年4月26日,彭良才举家从美国旧金山飞回了武汉,回了阔别二十年的母校。5月11日,在受聘签约仪式上,时任校长张端品不无风趣地说:“华中农业大学又获得了一名‘良才’。”对于为什么选择回到祖国,回到母校, 彭良才这样答道:“我们国家发展很快,也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我回国后从事科研的许多条件都已成熟,国内有更大的舞台让我可以施展才华;回到武汉也是因为对家乡的依恋,我是湖北汉川人。我的内心里对家乡,对母校有着一份感情,这份感情会让我有发自内心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当然,回来也是想尽我对父母的一份责任。”

回到母校后,彭良才做客狮子山讲坛


   2011年初,曾经的室友彭少兵也放弃了在国际水稻研究所的优越条件,回到了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工作,承担起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科建设的重任。对此,彭良才笑言:“我们都放不下培养自己的母校,都放不下自己祖国”。 两位“上下铺”的教授也成了华中农大的一段佳话。

科研重在兴趣,科学需要灵感


   回国后,彭良才组建了华中农业大学生物质与生物能源研究中心,一切从零开始。作为一门综合生物、农学、工程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生物能源产出研究结果慢,并不被外界看好。尽管起步阶段困难重重,彭良才还是力扛重担,大力开展纤维素生物合成和转基因技术等方面的工作。“我对回国后从事的这项工作很有信心。中国人多地少,私家车增加快,环境污染危险,能源危机重。”他还介绍道,发展生物能源,既能控制环境污染,减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同时生物能源被重新利用,不断更新,被认为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最理想途径之一。“研究生物能源是很有意义的,学校在经费和设备上给了大力支持,这让我有信心继续做下去。”现在彭良才所带团队包括4个院的9名中青年骨干和近40名硕博研究生。平时,彭良才会给研究生开讲座,介绍有关生物能源的知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解答他们的疑惑。他透露,未来2到3年内,将会出版生物能源方面的教材供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

与美国导师Dr. Debby Delmer(美国科学院院士)、师兄Dr. Tony Bacic(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合影


   “做科研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兴趣,要多问为什么,多思考,勤动手,生命科学的奥秘需要通过实验去发掘,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它。”彭良才的生活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想着科研,想着学生的实验数据,很多研究成果都是他在睡梦中醒来突然得到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搞科研就是要那种和科学“热恋”一样的感觉,时时刻刻都要想着它。彭良才这样解释道。某次,一位博士生遇到了思考的瓶颈,把数据交给了他。过了几天,彭教授就将解决的方法找了出来。博士生认为是自身资历尚浅,还没有彭教授科研的天分。彭良才却勉励道,“不是因为我有多聪明,比你知道的多,而是我比你努力,比你勤奋。就连吃饭睡觉的时候我都在思考。”

2011年,彭良才在华盛顿州立大学做学术报告


   “我现在做的工作,就是追求真理,因为我唯一的信仰就是科学。”彭良才多次谈到,做科研真正是需要有一种精神,不能揠苗助长,不能太功利。作为生物能源研究者,他相信,生物中一定有一种规律或理论,这种规律是最本源、最基础的,而产生的能量也是最大的,去找到这个规律就是他的最大梦想。在他研究的领域,彭良才认为他的团队所涉及的研究内容是很有特色、很具潜力的。“能源问题迟早会凸显的,为人类找到更好的能源是科学家的良心。”由于生物质能的研究要求原创性的特点,他一切都是从头做起,只为了填补国内外生物能源交叉领域的空白。他骄傲地说,美国的第一次曼哈顿计划是原子弹计划,第二次就是生物质能的研究,这是具基础性、前瞻性、系统性为一体的学科,是十分有长远发展意义的。
   “科学灵感很多都在运动中产生。”彭良才表示,个人健康是最关键的,运动是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平时最喜欢打网球和篮球。“在美期间,彭良才每周都会打2、3次网球,每次持续2到3个小时。在打网球的过程中,他能够从中得到生活哲学的启示。“运动时我是很放松的,每丢一个球我都会大喊一声,然后用最好的战略去赢球,这种生活状态对科研有很大帮助。自己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去达到我的理想目标,不在乎失败,而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一次失败决不放弃,再继续。”彭良才经常鼓励实验室的人一起去参加各种球类运动。他教育学生从运动中获取激情,“科研的灵感要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得到激发,每一次的思想碰撞都需要生活的土壤。”

参加实验室足球赛


   彭良才常常鼓励自己和学生要牢记:“Hard Working, Independent Working and Team Working”。努力是做好任何事的前提,而独立思考是激发个人创造性的保障,拥有团队精神才能将事情做得更加长远。现在的彭良才每天只睡5个小时。他感慨:“我就是愿意去咬最难啃的骨头,哪怕把牙齿都啃掉。现在我研究的领域,希望能最终实现科学技术的产业化生产,要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国的农民增加一点点收入,我的理想就实现了。”他还表示,当先进的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基础的理论却是最难攻克的。如果这个领域可以有所突破,获得诺贝尔奖都是指日可待的。如今,在生物质能领域,彭良才的实验室已达到世界领先的地位,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其他实验室难以替代的。
   科学要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帮助农民增产致富,彭良才表示,回报社会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不能舍本逐末,只顾自己创造成果。科学家最根本的素质是追求真理,不求名利。追求真理具体来说就是尊重科学的严肃性,崇高性,这两者是紧密相关的,这样我们才会放弃个人的名利。“能在实验室中为每位农民增收几块钱,全国人民就能增几十亿,科学家更应该去做这样的事”。

人才培养,方法很重要


   在学生眼中,彭良才是个幽默风趣、热情奔放的人,总能保持高涨的情绪。但在科研中,他总会严肃认真,看重学生细心,能思考,肯吃苦,敢创新。即便小到标点符号和字母大小写,他也会一一纠正。他总强调,“细节决定成败”。彭良才说没有百分之百成功的事,他的实验室里采用的是淘汰制,如果发现有的研究生不适合他的研究领域,他会主动推荐给其他实验室,让学生更好地发展。
   回国几年来,彭良才的实验室已有33名硕士毕业,在植物生物学领域杂志(BMC Genomics, BMC Plant Biol., Planta, Plant Sci., JIPB, BBRC)和生物质与生物技术等知名杂志(Biotechnol. Biofuels, Bioresour. Technol.)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已毕业硕士生在生物能源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Biotechnol. Biofuels(5-year IF=7.014)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篇;在农业工程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Bioresour. Technol.(5-year IF=5.352)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4篇。毕业生中有3名前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2名前往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5名前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他主要在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美国先锋种子公司、中国种子集团、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工作。此外,10余名博士生和青年教师正力图在生命科学领域顶尖杂志,发表有突破性进展的科学论文与专利,为我国生物能源事业添砖加瓦,做出自己的贡献。
   “给本科生代课,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学子参与科研”,彭良才认为,教授讲课应远不同于一般老师,应该是更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对于学生整个的人生观和科学观都可以产生很大影响。而大学学习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分数,真正理解和学会方法很重要。彭良才回忆,读大学时考的最好的一门课竟是农业机械化里的拖拉机驾驶,那时得到了99分的好成绩,他还因此经常在学校里开着拖拉机绕圈。没想到这个技能还为他日后在美国生存做了很好的铺垫。谈起专业课的植物学分类,他笑答只有70多分。但彭良才解释道,植物学的原理和方法至今都还记得。他强调,学习一门课重要的不是最后的分数,而是要学到对你有价值的东西。“希望大学生能珍惜自己学习的机会,在本科阶段为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彭良才指导学生做实验


   彭良才对人才培养方案很感兴趣,他谈到,很多课程都该有所创新,一些讲了很多年的课已经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另外,诸如硕彦计划等目的是本科生了解科研,提前进实验室的一个很好的途径,鼓励有意向的同学积极参与,为那些对科研有兴趣的人提供更大和更广的平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彭良才强调,对于人才培养不能太急功近利,否则培养出来的人都是有应用价值,而缺乏创新价值的。他鼓励学生多出去交流学习,因为彭良才相信,科学是用来交流才能更加进步,不同的土壤才能提供不同的养分。他的实验室经常会做国内外的交流,分配学生参与科研管理,鼓励学生走出国门,继续深造。
   彭良才还寄语大学生朋友,建议大家首先要树立远大理想,“现在的社会就业压力大、诱惑多、信息量大,这让学生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学习上缺乏动力,拥有长远目标显得十分重要。”此外,他还希望同学们敢于吃苦,在学习上保持持之以恒的精神劲头。彭良才认为,现在学生家庭条件好,这让他们很难得到锻炼,学习上不够刻苦,遇到挫折很容易抱怨放弃。“当上一辈的科学家一点点老去,需要更多年轻人来接班,他们才是未来顶起华农的栋梁。”


关键词:狮山 之子 彭良 最硬 骨头 哪怕 啃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