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王友梅副教授应邀来我院开展学术交流
作 者:路世杰
图 片:高晓杰
7月16日下午,山西农业大学王友梅副教授应邀前来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作题为“细胞壁结构改良创制优质饲用高粱新种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王艳婷教授主持,生命学院相关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如何让高粱秸秆不再仅是田间废弃物,而转化为营养丰富、易消化的优质饲料?其核心密码,正隐藏在作物细胞壁精妙的多糖结构与功能之中。首先王友梅副教授讲解了饲用作物遗传改良-高粱,并提出木聚糖纳米颗粒的独特形态和自组装行为与阿拉伯糖侧链相关。其次分析饲用作物遗传改良-苜蓿,揭示了通过超量表达真菌内切 β-1,4-葡聚糖酶介导的细胞壁修饰可以促进紫花苜蓿的发育和改善饲料品质。接着又向大家介绍了黍稷淀粉结构及功能应用,分享了对黍稷重要农艺性状的关键基因的挖掘,为破解饲料资源难题提供科技新思路。
王友梅副教授长期深耕高粱、黍稷等杂粮作物结构多糖的组成解析与功能活性研究。通过对高粱细胞壁关键多糖组分(如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的靶向改良,可显著提升其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及营养价值,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本次报告不仅揭示了多糖精细结构调控在农作物品质改良中的核心作用,更展现了合成生物学与现代农业交叉融合的巨大潜力。
交流讨论环节,王友梅副教授耐心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现场氛围十分融洽。此次讲座拓宽了同学们的研究思路,增长了多糖结构与功能应用方面的知识,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索热情,参会师生受益良多。

专家简介:
王友梅,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后稷实验室,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粱、黍稷等杂粮作物结构多糖组成与功能活性相关研究,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Renew Sust Energ Rev、 Carbohydr Polym、 J Hazard Mater、J Exp Bot、 BMC Plant Bio、 Plant Sci 等期刊发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重大专项子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获山西农业大学“杰青优青培育工程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