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彭少兵、胡春根教授应邀来我院开展学术交流

日期:2024-11-02 访问量: 类型:学术交流 作者:谈斯琴/洪晶

华中农业大学彭少兵、胡春根教授应邀来我院开展学术交流

作者:谈斯琴

图片:洪晶 

2024年10月25日,华中农业大学彭少兵教授、胡春根教授应邀前来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会议由生物质与生物能源团队彭良才教授主持,同时学院相关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彭少兵教授为师生们分享题为“好文章是如何赖出来的”报告会。彭教授将自己在学术发表方面的丰富经验凝练为五个部分进行分享,包括:培养写作兴趣、掌握文献计量学方法、作者的基本素养、案例分析以及期刊推荐。彭教授通过自身学术经历,详细的向我们传授了论文如何修改,相关指数的计算,文献计量学等等相关经验和知识。让大家更加了解了从写文章-改文章-投文章的注意事项和相关技巧。



胡春根教授则侧重讲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写作技巧,从基金项目特点、申请书写作方法、个人申请心得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胡教授用个人的申请国家自然基金为例,细致的讲解了书写基金本子中需要的注意事项,并总结了基金申请的成功核心要素“选题是关键、创新是灵魂、文字是力量、态度是保证”。最后胡教授说道“听十遍也不如动手写一遍,多写一遍离成功就更近一步。他鼓励大家在提交前仔细推敲申请书中的每一个文字,以求不断完善,直至提交前最后一刻都能收获新的见解。这些宝贵的基金申请心得,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刻的启发。



讲座尾声,两位教授细致解答了在场师生的提问,现场互动气氛热烈。本次报告会使大家对学术论文写作和国自然基金申报的流程和技巧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专家简介:

彭少兵,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长期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美国农学会和作物学会“会士”。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湖北省作物学会理事长。曾任农业农村部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湖北省水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

2000年任“第23届国际水稻科学大会”主席。先后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89篇,其中包括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Plant Physiology、Field Crops Research等期刊上发表的297篇SCI收录论文,所发表的论文被SCI期刊共引用19030次,单篇引用最高次数达1603次,SCI论文的h指数为73。2014年至今每年均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其中2014年在农业和生物学领域排名第四。2017年和2023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2022年创办国际期刊Crop and Environment。


胡春根,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1988年浙江农业大学(1998年重新并入浙江大学)园艺系硕士学位;1988-1992年在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管理局工作,1992年回到华中农业大学任教;1998年于华中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年3月至2003年3月赴日本国家果树研究所合作研究(特别研究员)2000年至今共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次,全部进入会评,获批11项,其中面上项目10项,重点项目1项。另外还主持和参加了国家863、948计划、行业科技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各2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柑橘种质资源评价、优良基因挖掘与利用研究,以积为主要研究材料,经过20多年持续不断努力,构建了F1代、F2代和BC1代杂交分离群体,通过正向遗传学和多组学相结合的途径,研究早实积短童期性状和冬季落叶性状遗传调控机制,在Plant Physiology, Plant J. Plant, Cell & Environ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和Horticulture Research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


关键词:生物质与生物能源团队 彭少兵 胡春根 文章 基金